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大馬11所大專佛青 線上學習人間佛教

教育人文

字級

大馬11所大專佛青 線上學習人間佛教

【人間社記者 張時菱 馬來西亞報導】 2020-06-07
新冠病毒疫情期間,很多因緣都在發生變化,「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專佛青思想工作營」今年雖無法順利進行,但卻能藉此機會瞭解及認識人間佛。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執行長如音法師,5月9日受邀為國際醫藥大學、馬來西亞國立大學、馬來西亞大學、彭亨大學等11所、46位大專青年,講授「佛在人間」線上課程,至6月5日共有三堂課,以激勵佛青一起推動人間佛教精神。

青年們帶著滿腔的熱情,探索人間佛教。「佛在人間」課程中,如音法師以生活中的例子,將世間及出世間的佛法相結合,引導大專青年回歸佛陀本懷。在「人間佛教的根本教育」課程中,法師引用星雲大師的思想將傳統觀念的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以人間佛教的含義帶出,即人間可以轉苦為樂、人間的空中生妙有、人間的一切可以改變、人間從小我到大我。

「人間佛教的宗要」,如音法師以四個宗要與青年闡釋:「家國為尊」人間佛教是社會參與的佛教,「生活合理」人間佛教是人生的佛教,「人事因緣」人間佛教是智慧、因緣觀的佛教,「心意和樂」含義特別深。

在「如何建設人間佛教」課程中,法師從印順導師重契理契機的佛教,到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,以及星雲大師踐行的人間佛教。宣導人間佛教才是佛教未來的前途,人間世界的一道光明,要把佛教還原本來真實的面目:一個積極(走向人間)的佛教、超越(自我提升)的佛教、解脫(自我圓滿)的佛教。

如音法師除了讓大家學習理論之外,也結合了音聲弘法與分享交流,經過三堂課程的學習,青年對於人間佛教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瞭解。鄧康進分享:「我們以前都是講生、老、病、死,以為死就是一個終點,但其實今生做的善行會讓下一期生命更好的話,其實我們是不會恐懼害怕的。」上課之後讓他發現可將其看成老、病、死、生。生的意義讓大家往好的方面想,就有改變的可能性。

「人間佛法的四個宗要給我最共鳴的是生活合理,對佛法有進一步的認識,即佛法不過於注重外在形式,而是要學會如何珍惜所擁有的。」邵柯琳真誠分享,人間佛教提倡學以致用,在生活中運用佛法,過度的追求完美,即水清則無魚,不能與自然融合,自然會感覺格格不入,別人也無法適從,而生出痛苦煩惱。

邱莉晶進一步說明,他覺得佛教確實不離開現實的社會關係。人間佛教教導大家如何活在當下,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,如愛家人、行三好等,那麼在學佛路上就會有加分作用。
12345678910第1 / 416頁
追蹤我們